在觀念上也超越了多神及一神的宰制創造之說,但在基本的信仰及其發展的源頭,仍然是宗教的,故其思想上是超宗教而非宗教的。因為佛教是無(創造)神的,所以不是宗教,佛教仍有僧團的規制、生活的禮儀,以及種種戒條的訂定,尤其是信仰佛菩薩的真實不虛,自信只要依律而作、如法而行者,必定可以成佛,否則即將輪迴六道苦海,流轉生死不已。這些無一不是宗教的根本精神。

二、宗教


同時,宗教一詞的觀念,雖在無知淺薄者的侮衊宣傳之下,每皆以為是可笑可恥的迷信,如能追本溯源,推求人類文化及其生命的奔放不已者,正所謂「黃河之水天上來」,人類的發展都是從宗教的氣氛中,維持著生生不息的力量,並可從此力量的厚薄,看出各個民族的興衰。我們曉得西方世界的文明,固出希臘、羅馬、基督教的匯流,但其最原始的力量,卻是一部《舊約全書》,西方人的精神及其性格,直到現在,仍可以在《舊約》之中找出他們的樣本。印度如無婆羅門教的聖書,四大《吠陀》之出現,佛教是不是能在印度產生,可能還是問題,從本質上看,佛教的無神,是在受著婆羅門教一神(梵神)主宰及神僕(僧侶階段)腐化的刺激下產生,故到今天為止,多數的印度人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