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析之後,就能得到新的結論。所以現代人對佛教的認識漸漸地已經由宗派的角度變成了整體的觀念。

在我們中國,用現代的學術觀點和研究方法對傳統的佛教作探討的風氣,尚在起步的階段,所以成果不多。我們在國內外所見到有關佛教學術的著作和論文,以及工具書籍,多是出於歐美、日本、印度等國學者們的努力。所以我們正在全力以赴地從世界各先進國家,引進研究的方法及其成果,一邊鼓勵優秀的佛教青年出國深造,同時也邀聘國際的佛教知名學者來到我國,傳授他們的學識和經驗。

對佛教做學術研究的重要性,在我們國內而言,不僅是尚未得到一般教育、文化和學術界的普遍認同,就是僧俗四眾的佛教徒們,也還沒有感到學術的佛教是有必要的。但是佛教的內涵,不論在宗教、哲學、歷史、文學、藝術的各方面,都有極其豐富的文化遺產,那就是我們所見的各種版本和名稱的三藏教典,以及散見於文史哲學等文獻之中的有關佛教資料。所謂溫故知新、推陳出新,才能夠承先啟後,把傳統的佛教文化和信仰,經過新的理解和運用,才對我們的時代社會有大的貢獻。否則的話,我們將愧對留下文化遺產的歷史聖賢。因此我們要提倡佛教學術的研究,發揚佛教文化的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