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洋社會中,如果僧侶而具有博士學位的話,要比一般學者更能受到尊敬,此在國建會期間,我也親身體會到了。可見,提高僧尼的社會地位的唯一方法,應該是什麼?不用說也可明白了。

(二)開會期間的時間是相當經濟的,出席的學人,學人的眷屬,乃至由各大學選拔而來為我們做各項服務的男女同學,多希望找到幾分鐘的空隙時間和我談談,出於好奇的固然有,大多是出於求知和求解信仰的問題。例如這次出席人員中僅僅兩位女性之一的李沅蕙博士,和我談了數次,均因時間不許可而告中斷,結果她要求我介紹幾種入門性的佛書,由她自己去摸索。另一位是交通組的領隊顧海昌博士,他是教會學校出身的老基督徒,對於基督教的教義從來不曾發生過懷疑,但在最近喪偶之後,卻對牧師的話大表反感。他說他自問有生以來沒有做過壞事,教會硬說因他的罪而受到喪妻的處罰。他說他們夫婦恩愛逾恆,他的太太絕不會自願離他而先死去,教會則硬說上帝愛她,召她進入天堂,她已在天上過著歡樂的天使生活,要他不要再擾亂她。因此,顧博士請教我,佛教對此的看法是怎樣?我告訴他,人與人的聚散離合的種種關係,並非出自神的主宰,而是出於人與人間的因緣關係。所謂因緣,也很難用三言兩語說得明白的。說個比喻,我們由於政府希望海外學人對國家建設貢獻一份力量,所以邀請我們回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