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了適應日本的環境,他做了日本和尚,穿了在家服裝。他是由泰國的佛教大學和日本的立正大學交換而來的留學生,他若保持比丘身分,便不能住進日本的寺院,好在泰國比丘的還俗是不成什麼問題的問題。
還有一位尼泊爾比丘,名叫Sumangala,住在橫濱孝道教團的孝道山,該教團不但供給他食宿零用,還供給他學雜等費。好的是物以稀為貴,尼泊爾從來沒有僧人到日本留過學,整個尼泊爾國內也不過幾十名比丘,孝道教團正在希望以國際上的地位來提昇其國內的聲望,所以接受了這位來自佛陀出生地的異國比丘,尤其這位比丘是在錫蘭受的戒,魚肉之類對他不成問題,即使如此,他也有苦衷,孝道教團把他當作向國內外炫耀的裝飾品,每遇各處集會或外客到訪,必然要把這位穿黃色袈裟的比丘帶著同行,或請出來陪客,以致使他無法用功,乃至常找機會溜到學校的圖書館去「避難」。
說起孝道教團,我總覺得也可以為我們留日僧尼,向它做一點補助的要求,目前該教團每月給陽明山文化學院的三、四十名留日學生,每人補助五千日圓,乃是由於張其昀先生的交際有方,與佛教毫無關係。我想,假如我們也有人願開口的話,留日的僧尼也很可能得到一些補助。我個人和該教團亦算熟識,奈我自己也是留學僧,不便開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