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為日僧誦經,只有一人,每次不超過半小時,但也絕不議價,如果誦了經當然不會不給供養,但是「檀家」請求檀寺僧侶誦經是一種權利,即使不給供養,也得有請必到。他們除了為死者誦經,也得向活人說法,他們稱為「說教」。

在寺院中舉行比較大的法會時,也有集合了好多寺院的好多僧侶來做的,特別是七月間的「施餓鬼」,各寺僧侶互相協助,輪流著分日舉行。我們知道,中國的「焰口」並非來自印度,乃由中國先賢們依據密教的咒文及顯教的經義,編集修訂而成,故在日本的「施餓鬼」,各宗所用的名目雖同,所誦的內容則各異,例如淨土宗誦《阿彌陀經》,日蓮宗則誦《法華經》,七月齋孤的信仰乃與中國一樣,同是從《盂蘭盆經》的孝道思想而來。法會之時,信徒到寺院參加,沒有飯菜招待,卻有一份點心可領。

雖在各宗的佈教計畫之下,每年花費的宣傳經費不少,例如有一小寺院,每年總收入為二百二十萬日圓,用以教化的則達四十萬日圓。但是,一般的寺院殊少舉行講經說法的活動,不是僧侶不會說,而是無人去聽僧侶說法,像新興教團的那種常有成千成萬人的信徒集會,在寺院佛教中是絕難見到的。他們與現代的、動態的社會大眾之間,是脫了節的。因此,若非已成觀光地區的寺院,僅賴信徒所供給的葬儀費、誦經費、寺院護持費、墓地使用費、特殊助捐費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