已無法維持寺院的門庭,必須仰賴經營旅館、結婚禮堂、賣藥、製材、保險代理業、出版事業、醫院、診療所、公寓、各式補習班、幼稚園、保育園、托兒所、停車場等副業,僧侶們則以兼任教職員居多。因為一個寺院的開支,也著實可觀,例如地產稅、宗派及教區的常年費、佛教會會費、寺院交際費、寺院修繕費、環境整理費、信徒會議費、教化費、寺務辦公費、寺內水電香花供果費、寺眾日常生活費及薪水、徒弟教養費等等。
僧侶本當是專業的宗教師,今日日本的僧侶所做的宗教師事業,在比率上是很少的,他們僅以宗教的寺院作為生活處所,沒有利用寺院來發揮宗教的信仰工作。他們將寺院家庭化了之後,僧侶無力以道德感化群眾,反被世俗的群眾所同化。說得好聽,他們是隨俗化俗,實則已被世俗所化。這一點,在日本僧侶自身也不否認。但是,我們不用為日本佛教擔心,由於他們的教育普及,並在繼續要求僧侶素質的提高之中,根據十年前的一項調查,寺院住持的學歷統計,百分之七十九點五是大學畢業以上的程度,現在當要超過此數,故在各宗之內,均在盼望有了碩士學位的人來當寺院的住持。而且,僧侶多從事教書工作,在各級學校中影響青少年,佛教之在教育界的力量,已到了能夠影響文部省教育方針的程度。所以,日本僧侶失去了寺院的感化力,卻在另外一面找到宣揚佛化的出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