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甯書先生建議我應該對教內外的知識分子,做一些聯繫和接引的工作,以利於佛法的推展,所以請曼濤先生代我邀到臺灣大學哲學系的郭博文、劉增福、余英華、林正弘、師大的林玉體、國立編譯館的趙天儀,以及正在潛隱中的韋政通等諸教授。為了那次宴客,使曼濤先生麻煩了一陣子,本來預定在臺北市昆明街漢口街口的北城素菜餐廳分店,結果由於該店開股東會,晚上停止對外營業,臨時改到忠孝東路善導寺背後的梅林素菜館。張氏東奔西走,找到幾個又失去幾個,好不容易總算找齊,舉箸時已八點多鐘。我是個不善於應酬交際的人,席間除了交換名片,並未施展我的說法的長才,唯恐第一次見面即被誤會是來傳教的,少數人問起佛法,我也點到即止,這些學者都很儒雅淳樸,態度相當客觀。不過要使已有立場的哲學系教授們,很快地接受佛法,不是那麼容易的事,但能使他們不歧視佛教而同情佛教、護持佛教,就要感謝曼濤先生的功德無量了。當晚曼濤先生表示,這一批是少壯派的學者,下一次他願為我安排一批年長學者們的聚會。
那次聚會後的第四天,我又飛來了紐約,萬想不到那是我與曼濤先生最後的相聚。對我個人而言,從此少了一位諍友;對於整個中國佛教而言,從此少了一位敢於直言的諫士;於國際佛教而言,從此少了一位中日之間的橋樑。衷心能不悲慟!雖云世事無常,因緣起滅,人的出生與謝世,乃是必然的現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