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央的兩側也架設了兩排,每排寬度兩公尺,從其中線豎立一公尺半高的厚紙活動屏風,每排即成了兩列禪床,坐禪時大家面壁,若不站起來,不會見到屏風另一邊的人。巡香的糾察,可在每一個人的背後經過,卻不致影響到任何一個人。禪堂的四壁,只一面有窗,而且是開在靠近天花板處的半截氣窗,僅是用作通風,採光則靠天花板上的六盞電燈,光度可隨意調節,夏天有冷氣,冬天有暖氣,可經常保持適當的涼爽,冬天進他們的禪堂,仍須穿得夠多。他們的禪堂施設,當然是學自日本的曹洞宗,我在日本已見過好幾處,與此大致類似。

朝晚課誦,即在禪堂中進行,大殿是舉行法會慶典等的儀式之用。課誦之時,即將中線的紙屏風拆除,收進禪床底下,大家一律改採日本式的跪坐姿勢,合掌唱誦。唱誦三皈依詞及禮敬佛祖之時,一律站立在禪床上,就著蒲團,面向佛像禮拜。進入禪堂之後,不僅不得交頭接耳地談話,連舉步下足都輕巧安靜,大家到此打坐,至少這種寧靜肅穆的氣氛,已使他們嗅到了坐禪的味道,可能這就是「禪中心」吸引人的因素之一。

做完早課,上班的人,各自駕車離去。常住的人,準備吃早餐,雖非正式過堂,多半還是去廚房取食。早餐後開始打掃、清潔內外環境。然後各自去做分內的工作,比如廚房、編寫、木工、縫紉等,各以各的專長或興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