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有一位先生問:「僧伽的意義是什麼?是否必須有僧伽,佛法才能住世?」
我的回答是:「僧伽」(Saṃgha)是「眾」或「團體」的意思,在佛陀時代,除了印度原有婆羅門種的在家職業宗教師之外,尚有許多外道的出家團體,稱為「沙門眾」或沙門團,佛教的出家團體,也是當時流行的沙門團之一,所以通稱為「沙門釋子」,意指釋尊座下的出家眾。《雜阿含經》卷三三云:「僧者,淨戒具足、三昧具足、智慧具足、解脫具足、解脫知見具足。」由其上面的連文,知其係指四雙八輩的賢聖僧。又於《中阿含經》卷六《教化病經》云:「剃除鬚髮,著袈裟,至心捨家無家,從佛學道,是名為眾。」可知「僧伽」的原意,是指出家的僧團。但在一百年前的日本,僧人開始帶妻食肉,結果以住在寺院,舉行佛教儀式為僧伽。近數十年來,日本的在家佛教抬頭,又將凡是佛教團體中的修行者或工作者,均稱為僧伽。此跟佛教的原意,當然不同。不過,若有人發心出家,組成僧團,為清淨的修道生活存榜樣,那是最好的事。萬一無法於今後的社會見到出家僧團,能有在家形態的佛教團體,繼續維持世俗的所謂大乘菩薩形態的流傳,總比沒有佛法住世,要好得多。 -
有一位先生問:「在家形態的佛教,既然能在日本流傳,是否也適合美國社會?」
我說:是的,有這種傾向的可能,因為今後的美國社會中,很難有多少人願意終身過出家生活。不過,日本是習慣於世襲的社會,生於舊派寺院中的長子自然成為下一代的寺主,生為新派教團領導人的長子或長女,也自然地接替他們父母在教派中的領導地位,所以他們可以繼續地代代相傳。然在美國,禪師的子女,能要求他們必然成為禪師嗎? -
有一位先生問:「今日在美國的許多宗教團體,熱心於政治的興趣,比如越戰時,反對政府參與越戰,前兩年反對政府發展核子武器,我們佛教徒究應採取怎樣的態度?」
我說:反戰的人,未必是要戰爭的人,但是反戰的發動者,可能就是戰爭的陰謀者。美國的佛教徒人數不多,力量有限,應該以全力用佛法來教化美國的社會大眾,人心多一分慈悲,就少一分戰爭的因素。 -
有一位先生問:「現在社會的人口激增,帶來了許多方面的壓力。佛教對於墮胎有何看法?是否有經典的根據?」
我說:依據佛教大小乘經論及史傳資料的記載,人的入胎受身,有兩種情形: 1.是當父母好合時或精子與卵接合時,便以第八識緣構成十二因緣中的第四個位置「名色」,「名」是入胎的主體,是心法,「色」是所受果報之所依,是物質,心的精神體與色的物質之最初結合,便形成另一期生命的開端。2.是當胎兒十月滿足,臨出生時,有緣的靈體稱為中陰身者與新生兒合而為一,名為受生。正常的入胎過程說,是依據第一種說法,連最後身的菩薩如釋迦世尊,也不例外,要經歷入胎、住胎、出胎的三個階段。第二種乃是特殊的例子。因此,佛教認為墮胎即等於殺人,在律部載有明文。
另外尚有出家生活與在家修行等問題,經過一小時又二十分鐘,已是中午,不得不結束,趕往城中的中國餐館。
羅城不像紐約,城區的建築物,多不是高樓大廈,而且一家一戶的房子之間,均有相當大的空地,「禪中心」雖也在城內,卻沒有車聲、人聲的噪音干擾,中國餐館也在一大片的空地上,是一位來自臺灣的孫老闆所開,聽說「禪中心」招待的是一位來自臺灣的禪師,孫氏夫婦親自接待,孫太太知道我在中國文化大學教書,因她是文大畢業的校友,所以由自己捧茶奉茶。辦的一桌素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