午後三點半到五點,是我到哈佛大學的學術演講,在該校燕京圖書館的大接待室(Common Room)進行。他們對於我的演講,也許因我具有出家法師和學者的雙重身分,所以特別重視,我還沒有到達之前,他們已經靜悄悄地坐著等待。蔣義斌博士先我進入演講堂,告知我已到達,主持人杜維明博士立即迎了出來,這是我們初次相見,而室內的全體,竟然在沒有人發號司令之下,躬身站了起來,此在講究自由、民主、平等的美國學府中,據說是少有的現象。

這一次演講的題目是「明末的佛教」,內容是把我的博士學位論文和四篇發表在《華岡佛學學報》的論文,做綜合性的報告。為了這一次演講,我在臺灣期間的百忙之中趕出了一篇一萬多字的文稿,提前寄給了杜維明教授。在演講之前他們也把它印好了派給與會的聽眾。這是該校東亞系主辦的儒學研究會(TheHarvard Seminar on Confucian Studies),參與人員,除了該校東亞系的師生,還有來自美國各地的有關學者及研究生。他們多半能夠看懂中文,但不一定能夠聽懂我的中文演講,而且他們發出的演講通告上,就已說明是中文演講,英文翻譯(Lecture Will Be Conducted in Chinese with an Interpreter)。進入會場之後,我還在擔心由誰來為我翻譯,想不到在杜教授為我做了簡短的介紹之後,便宣報由他自己為我擔任英文翻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