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子不語「怪力亂神」,禪宗在佛教各派之中,也是最平實、最具有人文化、人間性的一派。在佛經以及佛教史傳文獻中,雖也有不少說到天堂地獄及神仙鬼靈的記載,但在第一流的禪宗法匠,絕少談神說鬼,縱有神祕經驗,也會明示那與明心見性的實相般若無關。主張平常日用中事,最為親切,所以要說「應無所住,而生其心」的如實生活,積極利益眾生而不以自我的利害得失為念。所以中國的禪僧,不會由於生活形式及身分事業的不同,而失去禪修生活的目標及其所稟持的生活信念;能屈能伸,極富彈性,而又不會背離佛教徒的精神。而經歷代毀佛的皇帝或異教徒破壞與迫害之後的佛教,禪宗受的影響較少,很快又會復興,原因也在於禪宗重視內在精神的淨化,不太在乎外在的環境怎麼變動。
五、佛經的翻譯適應及其影響
漢傳佛教在思想及生活層面上,既然能夠適應華人社會的文化背景,在其傳流的過程中,產生的種種文化活動,也跟著有其同樣的特色。
例如,由於佛經從梵文陸續譯成了漢文,不僅豐富了中國的漢文化,影響了漢文化,佛教的翻譯家們,為了適應華人的民族性,也在不損及梵文原典意涵的原則下,作了若干變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