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此我敢相信,適應未來的世界佛教,仍將以如來藏思想為其主軸,因為如來藏思想,既可滿足哲學思辨的要求,也可滿足信仰的要求,可以連接緣起性空的源頭,也可貫通究竟實在的諸法實相。
實相無相而無不相,法身無身而遍在身,便是無漏智慧所見的空性。佛性、如來藏、常在涅盤等,其實就是空性的異名,佛為某些人說緣起空性,又為某些人說眾生皆有佛性,常住不變,但是因緣法無有不變的,唯有自性空的真理是常住不變的。有了無我的智慧,便見佛性,見了佛性真常的我,是跟凡夫表達的假名我,並不是在成佛之後,尚有煩惱執著的自我,那是《金剛經》所說:「無住生心」的一切智心,絕對不是神教的梵我神我。
於解釋佛性如來藏時,會介紹如來藏緣起觀。由於阿含佛法的菩薩,僅是成佛之前的佛,佛法的解脫道,只要聽聞正法,如理作意,法隨法行,在家人最高可證三果,死後生五淨居天,然後便得解脫,出家人家修梵行,最高可以即身證得第四阿羅漢果,得解脫入涅盤,確未說人皆可以成佛;能得解脫固然已經夠好,但尚不能圓滿佛法平等眾生平等的原則,《大般若經》雖也標明莊嚴國土、饒益有情的菩薩謙盛行,並未說一切眾生都有成佛的可能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