敏老卻潔身自守,嚴持戒律,勤苦為道,並從事搶救僧寶的教育工作。先住茅棚,後得沙田鹿野苑的明常老和尚之助,將其郊區的攝提精舍,提供辦學,命名「正心佛學院」,明老自任院長,禮聘敏老為教務主任,後來的尼眾龍象文珠法師,便是當時的學生之一,敏老不僅教授佛學,也兼授國學中的諸子百家,可知他是一位飽讀儒、釋、道家內外群書的大通家。三年後學生畢業,正心佛學院也告結束。敏老則又回到大嶼山,自創「內明佛學院」,因他不善籌款,經營得相當辛苦,迄一九六二年應洗塵法師之請,將內明佛學院遷到妙法寺,改名為「內明書院」,取得中華民國僑教單位立案,其學歷是受台灣政府認可的,因此吸引到來自台、港兩地的許多優秀僧青年,例如現在台灣中壢圓光寺佛學院的如悟法師,美國洛杉磯觀音寺的超定法師,舊金山般若講堂的智海法師等,都是出身於內明書院。在這時期的敏老,也為洗塵法師創辦的《內明雜誌》擔任社長之職。
敏老與洗塵法師之間的關係,堪稱相得益彰。敏老不善於一般大眾的接引,卻很長於對少數英才的指導,他有身教言教之德,但拙於普遍教化之才,不是他不想,而是他不敢,找錢、找人、找機會,都是他所不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