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我逃離中國大陸時為止,佛教的雲遊行腳僧,可以在道教的宮觀借宿,道教的雲遊道士,也會到佛教的寺院掛單,彼此之間相互尊重對方所持的信仰和修道的觀念與方法。中國人主張「殊途同歸」,只要是修行人,不論對方修的是什麼法門,凡是不違背愛及和平、離苦與得樂的基本道德者,便都是好的。所以有「僧道都是一家人」的說法。

中國的民族是非常多元的,中國的宗教也是非常多元的。雖在中國歷史上,曾因以儒家為本位的優越感,而出現過偏激的夷夏之辯,把異民族視為化外之民的野蠻人,但在經過長時間的彼此適應與互動之後,便發覺異民族的文化也是相當可愛的。有許多想法和做法,彼此是相當接近的,甚至有些東西正是漢文化中所缺少的。因此,在中國人的大環境中,從來沒有宗教的戰爭和不能化解的民族仇恨。

特別是中國的大乘佛教,相信一切宗教的人天善法,都是成佛的基礎條件,也相信一切宗教的先知先覺者,都是諸佛菩薩的示現,只因為了適應各類不同的文化背景及各民族的生活環境,而化現不同的身分、姿態,以恰到好處的觀點及方法來救度眾生。因此在西元十二世紀時,有一位儒家的學者陸九淵(西元一一三九至一一九三年),受了佛教思想的影響,也說出「東方有聖人出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