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無所求亦無所厭
佛的心裡沒有一切的罣礙,於一切得大自在,他看一切是平等的,無真無假。因此諸位,你們如果已經是佛的話,那就是無真無假;已經是菩薩的話,是真假不二;如果還是凡夫,應當仍是有真有假的。但是在有真有假的階段,應該要有真假不二的心量和態度,來接應一切人、體驗一切事,這樣子會減少很多煩惱,會使生活充實美滿。但我們從理論上,承認諸法因緣生,所以皆是假,這還不太難;然想在實際的生活習慣及心理上得到這樣的體會,就必須用修行的方法,來達成這個目的,而打坐,便是最好的修行方法之一。
你們諸位來打坐的目的,是為了什麼呢?為了身體好一點?希望心裡能夠平靜一點?能夠得到一點落實?為了解脫生死煩惱?不管是為了什麼!在打坐時不要有得失、成敗之心,要以「不問收穫,只顧耕耘」的心理努力修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