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何妨萬物常圍繞──無事於心.無心於事
以上所講的心和事,跟修行有很大的關係。
修行本身就是一樁事,修行要用心,用你的心來配合修行這樁事。比如拜佛是修行的法門之一,但身在拜佛,這是事;而心是不是在拜佛呢?真正的拜佛是非常平靜,非常清楚地心隨身拜,這是我主持禪七時,經常教導禪眾所用的方法。拜佛時,心無二用,只有集中注意力於拜佛的每一個動作上。沒有心中所想的念頭,只是全神貫注地做拜佛這樁事,這便是修行的方法。
修行的方法,可以分為兩類:一是只知有事不知有心,一是只知有心不知有事;前者是專注於方法而忘了心念的活動,後者是自知落實自由的存在而不受境界所左右。如果雖有事而事動不了你的心,你就不會計較是非得失。你在做這個事,而不把做這個事和你主觀的自己連在一起;你是修行人,卻勿使修行這個事動了你的心,這是有事無心而無事於心的程度。
打坐時數息,每呼出一口氣,數一個數字,數到十,再從一數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