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孔子所謂「成仁」的仁,卻是從主觀的對立中,看其根源的相同,乃是對待之中的統一。即是說主觀的現象雖然對立,客觀的根本卻是統一的。
很明顯地,基督的愛是出於他主觀經驗的統一,孔子的仁,則係他對於客觀的事實觀察,故皆不出有心的層次。但是宗教家與哲學家,雖仍屬於有心,已是可歌可頌了。
五、應無所住而生其心
從宗教稱統一,是「神我」的宇宙,從哲學看統一,是「大我」的宇宙。既然有「我」,不論叫它什麼名字,便不是無心;但神我及大我的經驗,雖屬有心,得到它不容易,失去它卻很容易。比如耶穌在「道成肉身」信念中,他與神是不可分的,聖靈、聖父、聖子是三位一體的;可是當他被釘在十字架時,卻覺得神已離他而去,所以要喊:「我的上帝!我的上帝!為什麼要離棄我?」(〈馬太福音〉二十八章四十六節)孔子稱讚顏回:「其心三月不違仁,其餘則日月至焉而已矣。」仁者三月不動私欲,其他的人則一天之中或一月之中不違仁,已經不容易了。可見世間的宗教家和哲學家,統一的心境,不能維持多久,何況是無心。
中國的老子,已經看出了這個道理,所以他說萬物之母是「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