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法雖說眾生皆有佛性,人皆可以成佛,但卻不能缺少良師益友所謂善知識的誘導,也就是教育的功用,使人從無知,而知分辨邪知、淺知、正知、深知的不同。
比如:一般偏激的宗教徒們,認為逼殺異端可以升天;一般的人認為猛獸、毒蛇等全部該殺,因為牠們會傷人吃人。這便是邪知及淺知。若依佛法的立場,雖是邪見者,終究也有成佛的一天,雖是毒蛇猛獸,也有其求生存的權利。如果站在平等的立場看生命,則每個生命都該受到尊重。若想使人知道並認同這種正見,當以教育著手。
在佛教的高僧傳記中,我們可以看到一些大修行人,都不畏虎、狼、獅子等野獸,那些兇猛異常的動物都變成他們的朋友。為什麼呢?因為大修行人都有一顆慈悲心,而且也沒有以自我為環境的中心,就因為他們「無我」,所以當他們看到任何東西時,就像鏡面的反映,只有被他們所看到的東西,而沒有覺得「我」看到了東西。因此兇猛的野獸也視其如同類而親近他們。
這種事,乍聽起來好像神話,當然,對一般人來說,是不可能發生的事,因為他們有強烈的「我執」,不僅和異類之間是對立的,和另一個人之間也是對立的,乃至同一個人的心與身之間也是矛盾的,所以總有一些摩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