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法可以說無我相,但是不能說無人相。因為無我相表示謙虛,無人相豈非表示目中無人,目空一切。」我告訴他,佛法不是這麼解釋,「無人相」的意思並不是否定他人,而是當自己做任何對人有利益的事之後,心中沒有任何一絲的牽掛,絕對沒有患得患失、有得有失的心態產生。或是,別人對我們做任何好事或壞事,心裡也不要有牽掛。不牽掛並不等於忘恩負義、過河拆橋,而是自己不跟他人有絕對對立的態度和存心。只有惡法,沒有惡人,僅有眾生造了惡業,沒有眾生是惡眾生。佛說,一切眾生都有佛性,都能成佛,所以心外不要存有對立的人,以為他們是壞人。有人做了壞事,我們希望協助他們糾正、改善、疏導,促使他們不做壞事,不存壞心,人畢竟都是人,絕不可放棄任何一人。佛度眾生,絕不對任何一眾生失望,如果這一生沒有辦法度他,他也不接受你的度化,只有暫時放下,默默祈願,下一生或再下一生,能夠度他。佛為一切眾生,可歷經千萬劫來幫助疏導。所以,「無我相」、「無人相」的主要意思,是不要跟人產生對立,沒有界限,沒有對立,才是真正的「無人相」。
九、大慈大悲是感性的超越
慈悲有三個層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