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故應當專心信受,持誦說行。」

另外,大乘的戒經也明白指出為亡者追薦,可以讀大乘經律,如《梵網菩薩戒經》卷下:「父母兄弟和上阿闍梨滅亡之日,及三七日,乃至七七日,亦應讀誦、講說大乘經律,齋會求福。」

在印度當時,讀誦佛經,旨在解義及禪修。傳到中國後,誦經逐漸演變為祈願、迴向之用。甚至有作為祈雨、禳災、福國、祐民乃至除病解厄的。導致元朝以降,漢地有以誦經為職業的僧尼及俗眾,這豈是佛陀的本意!

三、中日兩國的讀經修行方法

(一)讀經的作用


讀經的作用是什麼呢?善導大師曾將經書譬喻作明鏡,用來反觀自心。他在《觀無量壽經疏‧序分義》裡就說過:「言讀誦大乘者,此明經教喻之如鏡,數讀數尋開發智慧。若智慧眼開,即能厭苦欣樂涅槃等也。」所以,我們讀經的時候,要觀照自己的言行乃至心念,是否有違佛陀的教化?若有違失之處,應當趕緊改過,依經書所說,如法修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