接下來我們要談從有我到無我的修行境界。首先要探討的是,自私的我究竟是由什麼所構成的?除了剛才講過的「五蘊」之外,構成自私的我主要有二個條件:一個是「因果」,一個是「因緣」。

什麼是「因果」呢?它表示自私的我是由因果的時間前後所構成的,現在的我是過去的繼續,未來的我是現在的延伸,凡有行為的因,便有事實的果。但是,有因未必有果,有果必有其因,所以,因果便是自我。是以,肉體價值的自我,屬於身體及身體之所有物,而觀念價值的自我,則是思想及思想的內容。

而什麼是「因緣」呢?它表示自私的我是由因緣的空間聚散所構成的。肉體的自我是由地、水、火、風等四大元素所構成,因為這四大元素不斷地此消彼長、新陳代謝,所以有生存的自我。而心理的自我則是由貪、瞋、癡、慢及喜、怒、哀、樂等的心理反映所構成,因為心理的念頭起伏不已,所以產生了生命的自我。

因此,眾生都是平等的。由五蘊假合的生理、心理的種種因素聚集的自私的我,是隨時都可以改變的。離開時空的移動,根本沒有自我,更不會有自私之存在。

那麼,難道自私的我一定是不好的嗎?其實也未必如此。當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