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教入門 256

3.坐禪(見《歷代三寶紀》)。另有同為弘忍門下的四川宣什宗,圭峯宗密的《圓覺經大疏鈔》卷三之下,稱為「南山念佛門禪宗」。以「念一字佛」作為「淨心」方便,印順法師指出,這是從《文殊說般若經》的「念一佛名」而來的(《中國禪宗史》一五六頁)。這些都是與六祖惠能及其二傳、三傳弟子們同時代的禪門人物。只有馬祖道一、石頭希遷等及其派下諸系的禪師,便不念佛而專事提倡「見本性為禪」的法門。唯其易生濫凡為聖、混染為淨的流弊。故有華嚴宗四祖清涼澄觀(西元七三八~八三八年)的《華嚴經疏鈔》所舉念佛的五門方便;華嚴五祖圭峯宗密(西元七八〇~八四一年)的《行願品疏鈔》也舉出了四種念佛法門;禪宗的永明延壽(西元九〇四~九七五年),著《萬善同歸集》,以伸張念佛法門是萬善眾行的總攝,權實雙行,空有並收,普應一切根機,此為後來開出禪淨一致的廣大法門。散心念佛者,可藉彌陀願力,求生樂邦;專心念佛而得三昧正定者,可即自心而現佛土佛心。人雖有不同的根機,確都有以散心念佛而到專心乃至到達惠能大師所說「無念、無相、無住」的程度。可是,若尚不能達到「不染萬境而常自在」的程度,便反對念佛法門,或拒修念佛法門,甚至妄稱「無佛可念,無淨土可生」,那就太不切實際,而且也不真知淨土念佛法門的慈悲廣大。因此,我要勸告諸位,修念佛法門的學佛過程,最好還是逐步向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