釋迦也是佛的族姓,所以出家人用俗姓俗名,並不算是新發明。

佛教到了中國,最初從西域來的僧人,我們往往皆以他們的國籍,作為他們的姓氏,天竺來的稱之為竺某某,比如竺法蘭、竺佛朔、竺叔蘭等人;月支國來的便稱為支某某,比如支婁迦讖與支謙等人;康居國來的便稱為康某某,比如康僧會等人;安息國來的便稱之為安某某,比如安世高與安玄等人;中國人最初出家為沙門者仍用俗姓,比如嚴佛調及朱士行等人。但亦多有承用師姓者,跟隨何人出家,便用何人的姓氏,比如于法蘭的弟子,有于法開與于道邃等人,竺道潛的弟子有竺法友、竺法蘊、竺法濟等人。有的出家人是由師承而來的姓,有的則為由於私淑敬慕而得的姓,所以中國早期的僧人,多用竺、支、康等的姓氏。

但在西域來的沙門之中,也有很多是用三寶──佛、法、僧為姓氏的(註一),比如佛馱跋陀羅、佛馱什、佛圖澄、佛圖羅剎、浮陀跋摩等人,均以佛字為姓(佛馱、佛圖、浮陀與佛陀的梵文是同一個單字);曇摩羅剎、曇摩難提、曇摩耶舍、曇磨流支、曇摩蜜多、曇摩讖(亦稱曇無懺)、曇無竭等人,均以法字為姓(曇摩、曇無與達摩的梵文,也是同一個單字);僧伽跋摩、僧伽跋澄、僧伽提婆、僧伽達多、僧伽婆羅等人,均以僧字為姓,因此在中國出家人中,用佛(覺)字法字與僧字為姓名者,也就多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