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是純粹站在人類自私自利的立場,而有由肉食轉為素食的傾向;也可以說,人類的文化越高,文明越開發,由肉食轉為素食是自然的趨向。在古代以及原始民族以游牧為生,離開肉類就沒有食物,現在我們的時代,已從農業轉為工商業的社會,沒有肉類,照樣不會缺少食物。但看我們如何來開發食物的來源──如果把漁牧的發展計畫,轉移為蔬菜、瓜果、五榖、豆類、海藻類等的推廣,改進生產技術,改良生產品種,改進加工的品類,對於食物的產量應該不虞匱乏。

所謂營養問題,在今天的社會,一種是營養不良,一種是營養過剩。偏食的人會營養不良,缺少食物的人,也會營養不良,可是營養不良,不會馬上致人於死,如果生活正常,粗糙的食物,反而有益於腸胃健康,所謂:「菜根香,布衣暖,粗茶淡飯,延年益壽。」

古代農村社會的農人和山間的樵夫,身體都很好,很少有腸胃病。倒是現代人的營養過剩,帶來腸胃病,以及各種其他的併發症。事實上,今天在我們的社會裡,營養不良的人,遠少於營養過剩的人。以長期的素食者來說,體格的強壯度或許不及肉食者,但是,他們的柔韌度則遠超於肉食者的耐力。以平均壽命而言,素食者未必比肉食者短,一般來說,素食者大多比較長壽。

從因果觀點看,所謂:「欲知世上刀兵劫,但聞屠門夜半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