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日的佛教
自序
3
勉《人生》復刊
9
宗教教育之我見
11
新聞媒體對佛教的報導
14
慈濟‧文化‧修持
16
大眾需要佛法
19
佛教學院需要統一的教科書
21
國際佛教會議的前瞻及回顧
23
誰是外道
25
大學院校成立宗教學院
28
美國禪師來華尋根
30
如何防止青少年犯罪
32
超度的意義與供僧的功德
34
出家無家處處家 ──勉新出家菩薩
38
誰把月亮摘下來 ──中秋夜談感應
43
千里共嬋娟
48
一則以喜‧一則以憂
51
以出世精神做入世事業
56
正信佛教與神秘經驗
61
正視民間信仰問題
66
臺灣「香」需改良
71
佛教的印經事業
74
確認僧眾的形象
78
莊嚴的佛事
81
相煎何太急
84
不忍眾生苦
88
佛法與外道
92
不可「安樂死」
96
推廣素食
99
明辨宗教書籍
104
佛教書刊改良芻議
108
推展佛教福利事業
111
一貫道化暗為明
114
佛教的教團與教育制度
119
邁向明日的佛教
125
新生代的佛教
129
癌與愛滋病的防範之道
135
當代佛教的衝擊
141
佛道與神道
146
七月齋僧的目的何在
149
關於受戒燙戒疤的規定
152
現代學者的學佛風氣
155
善書與佛書
159
「僧伽」未必是「僧寶」
165
護法與衛教
172
佛教與政治
175
寧靜的佛教
180
那些是外道的佛教
185
臺灣的宗教問題
190
家家禪堂戶戶蓮社
193
把佛書推廣到社會
197
本土與外來的新宗教
201
僧中急需優秀青年
209
首頁
輯目錄
上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