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日的佛教 12

為人類文明帶來了空前的劫難。

第二次大戰後西方有志之士,如歷史學家湯恩比、社會學家索羅金、心理學家弗洛姆等有鑑於此,不得不奮臂疾呼,要大家正視宗教,要政府提倡宗教。如今在歐美各先進國家的大學中,宗教學系、宗教學院的設立如雨後春筍,蔚然而起,而研究宗教的人才與日俱增。

再看日本,他們的中學教育,即將宗教內容列入他們的教科書中。二次大戰,日本為戰敗國,然二十年間,能崛然而起,成為傲視全球工商界的超級經濟大國,其因素固多,而對宗教尤其是佛教的國民教育之重視,乃為主因之一。

如今回顧我國,自清末鴉片戰爭後,國人即喪失對我民族的自信心。我國早有儒佛二教道德教育的標準,但在近世科技文明的衝擊下,被弱化了、破壞了,精神失去了依歸及指導。如今我們要維繫人心,重振道德,必須將儒家道德教育及宗教教育列為國民教育的重心之一,採納東西方各國的長處,配合我國優良的傳統,將宗教教義及宗教道德,教育發揚,這可以分作三種形式來進行:

(一九八二年十一月十五日《人生》二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