並公推持松法師為改制之首任住持。
從上錄文字之中,我們可以對於靜安寺的糾紛,得一概念了,但是,這是公文,在公文的背後,尚有著大文章哩!
我是在民國三十六年(西元一九四七年)春季到靜安寺的,靜安寺的糾紛,卻是由來已久,尤其從抗戰末期而至勝利之後的數年之中,鬧得最為激烈。我當時的年紀小,未到靜安寺之前,靜安寺的新聞雖然經常見報,我卻很少留心,去了靜安寺,除了忙功課,對於常住的糾紛,我也很少注意,要我們開會、簽字、舉手等等,一切均聽招呼,其中玩的什麼把戲,從來不加過問,其實,我去靜安寺,靜安寺的糾紛,已近尾聲了。
對於靜安寺的整頓,最大的功臣是密迦與德悟兩位法師。德悟原是靜安寺子孫派的子孫,他能把靜安寺改成十方道場,並請密迦協助,悉意改革,現在臺灣的妙然法師,就是德悟在泰州廣孝寺的同學,所以也被請到上海辦佛學院。靜安學院的開發元勳,便是他們三位,其中以密迦的功勞最大,密迦極富想像力,也極有做事的魄力,不唯學院的規模,幾乎是完全出於他的策畫而來,也把充滿了迷信色彩的許多神像,全部遣了「單」。
可惜,德悟與密迦,因為悉意改革,並為附近寺產地皮的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