仁為己任,任重道遠
聖嚴法師在一九七六年九月,出任大覺寺住持,直到一九七八年十月為止。在同年二月,則應臺灣中國文化學院邀聘,回臺擔任哲學研究所教授。
一九七八年三月二十四日,因剃度師父──東初上人(於先一年底)圓寂,由東公遺囑指定為「中華佛教文化館」及農禪寺繼承人,並晉任為該館館長,十月九日應聘為中華學術院佛學研究所所長。
這一年,聖嚴法師是四十八歲,也從這一年開始,他在臺、美兩地輪流主持三個道場,和一個「佛學研究所」。在臺灣未曾見到像聖嚴法師在「北投農禪寺」模式──以文化人為中心的寒暑兩波段的禪修活動,也沒有見到中國式寺廟佛學院會升格為學院式研究教學場所。
在「定慧雙修」上,是中國比丘僧在承擔「佛教行解」兩端兼顧教育、負起「昇華」責任的第一人。佛教的歷史包袱太重,聖嚴法師的文化使命,將使他成為宗教兼顧發展佛教學術的推動人。「佛教」能不能由於他的實踐其文化使命而再生新枝,這都在他的深弘大願裡成為盡形壽奮鬥的目標。
美國的道場──禪中心(東初禪寺)最初設在紐約皇后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