積穀防饑。」當父母老病了的時候,我們做兒女的,竟然不曾發生絲毫的作用!父母時時為兒女著想,處處替兒女打算,做兒女的又為父母著想了多少,為父母打算了多少?母親到了這樣病重的時候,始終沒有為自己擔憂,倒是體惜她的兒女、體惜兒女的父親。

母親見我在暗暗地飲泣,於是,她的語調,放得更加平靜、更加慈祥了:「你難過什麼呢?你姆媽不是還在好好地和你說話嗎?你回來了,我比什麼都高興,你比幾年以前長高多了,今天夜深了,你們兄弟倆在路上也很辛苦了,到明天,再讓我仔細地看看你。不要哭,又不是十歲、八歲的小孩子,見了久別重逢的姆媽,還要訴苦嗎?」

經過母親這麼一說,我倒反而覺得不好意思了,一個出家數年的人,感情還會如此的脆弱。可是,直到現在,回憶起當時的情景,仍不免要淚眼模糊地俯首啜泣!

的確,我的回家,對於母親的病,很有幫助。我天天陪伴著母親,許多的事,母親都希望我替她做。母親有著說不完的話要對我說,每次說了幾句又不往下說了,似乎,由於我的出家,已使母子之間隔了一道牆壁。但她告訴我一些有關我童年的往事,聽了那些非常可笑的事,我笑,她也笑。我勸她念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