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側是「鑑真和尚逝世一千二百年紀念委員會立」,並署有「一九六三年」的年代。石柱右側靠河的一邊,立有一方說明的牌子,題為「古黃泗浦遺址簡解」,其內容如下:「唐天寶十二年(西元七五三年),揚州大明寺鑑真大和尚,應邀東渡日本國,傳授弘(宜為「佛」字)法,第六次在黃泗浦啟航,於次年(日本天平勝寶六年,西元七五四年),抵達日本首都平城京(今奈良),終於實現弘願。公元一九六三年,為紀念這位中日文化交流的先驅──鑑真和尚逝世一千二百週年,全國紀念委員會在黃泗浦舊址,公布為縣級文物保護單位。」
▲鑑真大師。
鑑真大和尚(西元六八八~七六三年)雖在《宋高僧傳》、《佛祖統紀》、《佛祖歷代通載》、《神僧傳》等史傳中有些資料,但不充分,故在中國佛教史上也少受人注目,倒是日本存有較多的文獻談到鑑真和尚,故在日本佛教史上,他有著崇高的地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