圍繞合抱著這塊地,就在這塊地的正前方匯成一條形同九曲三彎的主流。我看了以後非常歡喜,決定探聽價錢。

這塊地原來由幾位商人合資買下其中的五甲,預備經營墳場,規畫成一個一個的小單元,分別售予需要墓園的顧客。後來由於種種因緣的不具足,便由一位當時擔任臺北市太極拳分會理事長的范老師接管,並且繼續購買其鄰近的土地,經過六年的經營,全部面積達十八甲之多。因為辦墓園不成,他們原本計畫蓋寺廟,而且完成了建築面積一百坪的觀音殿,雖然工程粗糙,外觀還是非常的宏偉莊嚴。廟宇建成之後,由於找不到出家人來管理照顧,所以范老師和他母親就落髮出家。可是出家後的全度法師沒有經管寺廟的經驗,也沒有受過弘法工作的訓練,要想把這麼大的一塊地建設成具有規模的叢林寺院,覺得非常吃力且毫無把握。所以在一年前就向四處接洽,留心聘請接替他來主持這個道場的合適人選。其間也有好多位法師跟他接過頭或到金山實地觀察過,都沒有成功。到了去(一九八九)年三月二十六日,他也在觀音菩薩像前持〈大悲咒〉,希望菩薩指引,能夠早日找到理想的人選。

再說那位林居士,他在三月二十七日的早晨得到一個靈感,要他去他公司對面一個叫作佛恩寺的道場,說有一塊地可以轉讓給他的師父聖嚴法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