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只有十三位研究生,每年招收三至五名新生,入學後可以直攻博士學位,有的則先修完碩士,再攻博士。比如,新加坡來的智如比丘尼,先到威斯康辛大學的麥迪遜校區,沒有讀完碩士,現已轉到該校直攻博士課程。
十一月十四日上午,我從紐約一早起飛,九點三十分到達底特律(DetroitMetro)機場,由史蒂文生和福克兩位教授,迎接我至密大校園,先到達該校的佛教文學研究所,已過上午十時。先與史蒂文生商量有關簽約的程序和彼此間實際運作的內容。中午十二點,他們四位教授帶我到學校附近一家兼營健康食品及素食餐飲的Seva Restaurant E Market,共進午餐。下午一點三十分,到達該校行政大廈六樓的副校長辦公室,由其專司國際事務的副校長哈羅特‧傑可勃森(Associate Vice-president Harold K.Jacobson)代表該校校長,葛梅茲代表密大佛教文學研究所,我代表中華佛學研究所,三人共同簽了一式兩份合約,英文稱作"Document of Understanding"。
這項簽約儀式,一共到了九人,除了我及該所的四位教授和密大副校長,還有亞洲語言文化系的系主任肯奈斯‧迪瓦斯金(Kenneth Dewoskin),另外的兩位是密大校刊的編輯及記者。儀式相當簡單,既沒有客套的致詞,也沒有冠冕堂皇的談話,只有互相握手祝福。連契約的內容也沒有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