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便在該所教室內的佛像之前,為這兩位居士說了三皈。
當天下午四點到六點,該校為我安排在安琪兒大樓(Angel Hall)的一間大教室,為該校東方文化、宗教、語言三個所系的師生,及其他所系對佛學有興趣的聽眾共二百多人,做了一場演講。這是我在美國各大學演講的經驗中,聽眾人數較多的一次,通常都是在一百人左右,或者二、三十至七、八十人左右。如果是為某一課堂的學生上課,往往只有十幾二十位。不僅我的演講如此,就是非常有名的學者,在美國各大學的校園演講,大致也是如此。除非是政治性、煽動性的演講,或者是特別有新聞性及傳奇性的人物演講,才會有上千上萬的聽眾,造成轟動。
這次我在密大的演講題目,是由他們事先指定的「佛教復興在現代的臺灣及其未來的展望」(The Buddhist Revival in Mordern Taiwan: Its Origins andImplications)。因為他們很有興趣聽聽臺灣佛教的現況,包括研究的、信仰的、對於社會關懷的,範圍相當廣。因為僅僅兩個小時,還得減掉一個小時由史蒂文生為我做的英語翻譯,我就只好不管他們要聽什麼了。不過經過現場調查,每一位聽眾都有不同的希望,所以還是由我自己決定演講的內容,一共分為十點:
-
從衰到興的近代中國佛教。
-
廟產興學和寺院辦學。
-
楊仁山居士的刻經事業與佛教的教育事業。
-
太虛大師的教制革命,教理革命及佛教教育。
-
近代佛教思想中的唯識學、中觀學、阿含學、西藏學。
-
實踐的佛教有禪、淨、律、密。
-
臺灣現在有七座佛教研究所,二十多座佛學院,在學的僧俗學生約一千五百人,他們是什麼程度?在研究什麼?學些什麼?有那一些老師和學者?
-
佛教對社會的關懷,有慈善救濟、文化宣導及通俗演講等活動。
-
修持的實踐有禪七、佛七、拜懺、念佛,相當盛行;個別的禁足、閉關,集體的朝山、拜山等活動,相當普遍。
-
翻譯及出版,也在漸漸的成為氣候。
在聽眾之中的學者們,對我演講內容最感興趣的部分,是近代中國佛教受到西方文化和西藏佛教思想的影響,而產生佛教教理革命的運動,佛教徒投入社會的運動等。所以在我演講完畢,也向我提出了幾個問題,要求解答。例如:臺灣佛教界對西藏佛教的容受及接納到什麼程度?佛光山、法鼓山、慈濟功德會等較大的佛教團體,是以怎樣具體的方法和形式,來弘揚佛教並關懷社會等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