除北宋的《崇寧萬壽藏》為殘經外,其餘宋、元、明各代的《大藏經》雖歷幾百年到近千年,不僅很少蛀、蝕、霉爛現象,而且大都比較完整。就其收藏種類而言,除缺少金、遼二代的《大藏經》外,從北宋始,中經南宋、元、明、清直到民國和一九四九年後的各種藏經,幾乎都有收藏。也就是說,它基本上包羅了我國木版印刷藏經以來的各種重要版本,如果再加上其他金寫的、抄寫的、刺血寫的和石刻的各種經書,它的種類就更多了。就其價值而言,其中特別是北宋的《崇寧萬壽藏》和南宋的《磧砂藏》,雖然前者只剩下十七卷,後者也不完整,但它們同屬中國早期木刻印刷史上的珍貴版本。至於元、明、清各代刻印的、拓印的、抄寫的各種經卷,也都具有一定的歷史價值。
▲崇善寺的千手千鉢千釋迦文殊菩薩立像,高八點三米,泥塑貼金,造形奇特,比例勻稱,係明初塑製。
崇善寺現存的大批佛教藏經之一部分,本來就是該寺的藏書,一部分是在抗日戰爭期間,日本人在崇善寺開辦「弘學院」時,從太原周圍各寺院移置而來的。從一九六四年開始,經過一次較大規模的整理和鑑定,使這批佛教文物,得到了妥善的保護,現在除了少數殘經暫時被封存之外,其餘各種藏經,都陳列在大悲殿倚壁四周的經櫥內,可分成如下的幾個部分︰
-
宋藏部分︰宋朝藏經共有五種,就是《開寶藏》、《崇寧萬壽藏》、《開元藏》、《思溪圓覺藏》、《磧砂藏》。而該寺所藏《崇寧萬壽藏》原有五百六十四函,五千八百餘卷,現在僅存十七卷十八頁。《磧砂藏》共有五百九十一函,六千三百六十二卷,該寺現存是五百六十二函,四千八百六十四卷。
-
元藏部分︰元朝共刻了四部藏經,那是《普寧藏》、《磧砂藏》的續刻、《普寧藏》和《磧砂藏》的補充,刻了西夏文的《大藏經》、《毘盧藏》的重刻。至於崇善寺內現存元版的藏經是《普寧藏》,共五百零五函,四千二百五十七卷,比其整套少了八十一函二千零六十八卷。
-
明藏部分︰前後共有四種,那是《南藏》、《北藏》、《武林藏》、《徑山藏》又名《嘉興藏》。此外尚有在明成祖永樂(西元一四〇三~一四二四年)及明神宗萬曆(西元一五七三~一六一九年)時期兩次翻刻過的《藏文大藏經》。在此五種之中,現存於崇善寺的有兩套︰1.為《南藏》,其原版共有六百三十六函,六千三百三十一卷,而該寺現存共六百二十一函,五千九百七十卷。2.為《北藏》,是明英宗正統五年(西元一四四〇年)刻成,共有六百三十六函,六千三百六十一卷,到了明神宗萬曆十二年(西元一五八四年)進行補刻了三十餘函,四百一十卷,總計六百六十餘函,六千七百七十餘卷,而現存崇善寺的《北藏》是正統五年的原本,共六百六十八函,六千六百一十三卷,其中含有萬曆年間續刻的四百一十卷,比較全藏缺少了一百五十八卷。《北藏》原存於大同,在民國十四年(西元一九二五年)正月十五日被軍閥張漢杰派人送到太原的十方院,日本軍佔領期間,便被移送到了崇善寺。
▲崇善寺的北宋版《優婆塞五戒威儀經》。
-
其他藏經︰1.民國影印的宋版《磧砂藏》,是民國二十三年(西元一九三四年)在上海發行,現存該寺者,除第一函的目錄部分及正文中的某一函散佚外,其餘經卷,完好無損。2.日本影印的《藏文大藏經》,原版藏於西藏的奈塘寺,稱為奈塘版;是明永樂八年(西元一四一〇年)進行翻刻,世稱永樂版;明神宗萬曆三十三年(西元一六〇五年)又對永樂版進行翻刻,世稱萬曆版。抗日期間這套藏經流落到日本,一九五七年由日本佛學研究會影印發行,崇善寺現存的就是從日本請回的。3.石刻的《金剛經》拓本又名《泰山刻石金剛經拓本》,該大字拓本,寬六十一公分,長五十七公分,每冊六十四頁,每頁僅一字,大小與拓本尺寸相等。此經共二十四冊,一千一百五十多頁,字體與原物尺寸相等。這石刻在山東省泰山經石峪,是北齊時代的書法家在流水淙淙大逾數畝的石坪上,以隸體刻出,共有四千餘字,經過一千多年的流水侵蝕,到現在僅存一千餘字,以專家的推測,這一拓本《金剛經》,至遲也應是在清代乾隆以前從原物上拓出。4.金字的《華嚴經》和《法華經》。中國用泥金書寫經典,始於元世祖至元二十七年(西元一二九〇年),書寫的技術是從當時的高麗輸入。崇善寺所存是唐譯八十卷本《華嚴經》及七卷《法華經》,是折本,以宮批紙、赤金所寫。至今《法華經》完整如初,《華嚴經》則在文革期間,被人撕毀大部分,一部分扔到下水道裡,當時崇善寺的幾位老和尚,把被撕毀的殘經碎片收藏起來,幾年之後他們又從下水道爛泥中,挖出了幾卷,經過整理,只能當作一部殘經來保存了。根據經卷所用的宮批紙赤金等材料和卷末的題記等推測,這兩部金寫的佛經,應該是明初建寺之際書寫完成的。5.刺血書寫的八十卷本《華嚴經》,從佛教的史料顯示,在明朝時代刺血寫經的信仰非常普遍,而崇善寺所藏的血書《華嚴經》,相傳為明朝淨潔法師所寫,他每天以刺舌血,書寫經句,歷時十二年始告完成。可惜在文革期間,此經也被毀,現在僅存十一卷。(以上資料取材於張紀仲及安笈所編著的《太原崇善寺文物圖錄》,山西人民出版社一九八七年出版)
因為我們這次大陸考察的目的是為建設法鼓山,所以特別注意崇善寺的明代建築物,以及該寺收藏各種版本的《大藏經》。雖然由於時間短促,無暇一一細覽,然對於該寺展出的文物已有身歷其境的親切感,在六百多年以來,幾經變亂、毀壞、劫火之後,還能見到如此珍貴的文物遺產,已經感到非常的欣慰,特別是在該寺藏有這麼多的原版藏經,更使我感動不已。尤其是上舉一書的作者,在「引言」中以肯定的語句推崇佛教的文化及信仰,並且不客氣的批評那些反宗教者對宗教所持的謬論,而說:「只講宗教是『人們主觀意識裡,荒誕、虛幻、歪曲的反映』或是『反動階級的政治工具』、『毒害人民的鴉片煙』,不僅不符合歷史事實,而且不利於促進民族團結。」使我感到大陸上也有如此膽量的人,同時亦可反證,大陸政府也有容受批評的心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