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菩薩頂的文殊殿(亦名滴水殿)。



菩薩頂原來是禪寺,直到清朝世祖順治十七年(西元一六六〇年),一說十三年由於皇帝崇信喇嘛教,故從北京派了一位滿族的喇嘛名叫阿旺羅桑,到菩薩頂擔任住持,賜名「清涼老人」,從此該寺就成了黃教的喇嘛寺,也是代表著皇家權威的一所寺廟。有人把它比喻為五臺山的「布達拉宮」,又叫作「喇嘛宮」,地位特別崇高。康熙皇帝曾經五度朝拜該寺,現存石牌坊的「五臺聖境」四字,就是康熙的手筆。乾隆皇帝,曾經六度到菩薩頂朝拜,現在寺內還有兩塊漢白玉的四楞石碑。每面分別刻有漢、滿、蒙、藏的四種文字,就是乾隆的親筆。到乾隆後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