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四、拉卜楞寺的建築
拉卜楞寺的總平面,略呈東西橫向的橢圓形,長軸一千一百餘米,短軸六百餘米。其建築的類型,主要有四︰(一)學院,(二)佛殿,(三)活佛府邸,(四)普通的僧舍。此外還有附屬的佛塔、藏經殿、印經院、經輪房、經輪廊等建築。在一九五〇年代的該寺,有學院六座,佛殿三十座,活佛府邸三、四十個院,僧舍五百餘院,共有一萬餘間。文革時期,該寺遭到嚴重破壞。從一九七〇年代之末,開始進行了大規模的維修及重建。現有的建築,則為學院六座,佛殿七座,活佛府邸不到十個院,普通僧舍約二百餘院。
現在分類介紹如下︰
-
學院︰學院的主要建築,取中軸對稱布局,自前而後,由前門(或前殿)、廊院、經堂和緊附在經堂後面的後殿組成。經堂是學院的主要建築,在學院附近,還有夏季講經院和廚房,有時在學院外還另建護法殿。各學院的形制,大同小異,只是規模大小不同。六院之中以聞思學院最大,也是全寺的中心;該院坐北向南,基地北高南低,院前是一片大廣場。前殿是漢式歇山頂樓房,東西面闊七間,廊院進深共約五十米,院內沒有綠化,地面滿砌青石板。它的經堂,前廊面闊九間二十八米,略呈橫長方形,四面厚牆圍繞,不開窗,只在左右牆前端,各開一個通向院外的門。經堂內部排成邊長三點一七米的正方形網格,東西十五間,南北十一間,共一百四十根內柱。在四壁另有附壁柱。殿內面積近一千七百平方米,可容五千人同時誦經。經堂全為平頂,高五米,但在中部進深三間,面闊九間的範圍內木柱加高,抬起平頂,利用平頂的高差,在高處開側窗採光。
-
佛殿︰拉卜楞寺現存有十座佛殿,依形制不同,大體可分二類︰1.是典型的佛殿,平面大致是方型,前部有幾次向外凸出,體形方正如印,後部則有一、兩次高起。此如彌勒殿、宗喀巴殿、獅子吼殿、白傘蓋殿皆屬之,其內部空間布置,大致相同。2.是很像活佛府邸的樓房,平面多為長方形,沒有外凸的部分,體形為橫長六面體,也沒有特別強調高起。此如夏卜丹殿、白度母殿、文殊殿等皆屬之。
-
活佛府邸︰活佛府邸的藏音為「昂欠」,是高層活佛們自己建造的宅院。據說拉卜楞寺最盛時期,曾有三、四十座「昂欠」,其中以嘉木樣的「拉章」規模最大;「拉章」是嘉木樣活佛府邸的專稱。又以貢唐倉活佛的府邸最華麗,院
▲寺院下部的僧舍群。 |
▲拉章宮的釋迦牟尼佛殿外景。 |
內還有全國最大的露天銅質鎏金的貢唐倉骨塔,可惜都已被毀。
-
僧舍及其他︰僧舍是普通僧侶居住的小院。拉卜楞寺的僧侶,許有私人財產,經濟獨立。一般僧侶都有屬於自己的僧舍,都是一些單層平頂小屋,低矮、清潔、明亮。每院居住三、四人或更多。按照格魯派的規矩,僧舍不許建造樓房,也不准彩繪油漆,院中不得栽樹。許多小院連成大片,以小巷間隔,小巷的盡頭,常以寺院中心的高大建築為其對景。
▲釋迦佛殿廡廊下的銅質嘛呢經輪。
另有瓶式白色的佛塔兩座。還有辯經壇、轉經房和轉經廊,都是藏傳佛教寺院的特色。轉經廊又叫嘛呢噶拉廊,原來共有五百多間,從東、南、西三面,環繞在寺的外圍,即為寺的圍牆,廊向外開敞,廊內密置經筒,在廊的轉角處及寺院的各個入口處,即見轉經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