幾乎百分之九十會發現趙樸初居士的題字及題記,而出版的佛教書籍,多半也由他題封寫序。全中國的人,除了文盲,幾乎都知道趙樸初的盛名。他也是大陸最傑出的研究宋詞的專家,甚至於有人把他和郭沫若的文學地位相提並論。他也曾受到毛澤東的器重和周恩來的提攜。文革結束後,佛教寺院再度開放,趙樸初居士也跟著和其他被打為「牛、鬼、蛇、神」的知識分子及大陸幹部,一同恢復名譽,而被任命為中國佛教協會的會長。他的確是一位多聞多學的才子,能文、能詩、能畫,特別是能書,既快又好。中國各界人士包括日本在內,都以能夠求到他的墨寶珍藏為光榮。
文革結束之後,他對於大陸佛教寺院的恢復、僧侶教育的推動、國際佛教活動的參與,貢獻極多,許多被大陸政府列為重點保護並開放旅遊的名山古剎,都在文物局和園林局等單位的手中經營,只要趙樸初居士親自出動,不論是中央或地方的幹部,多多少少都會賣他一些面子,而局部或全部發還給佛教協會。使得那些寺院之中再度見到出家僧尼的宗教活動。正因為寺院需要僧尼,政府便不得不有限度的允許青年男女出家;為了維持寺院形象及僧尼素質,不得不恢復佛學院的僧尼教育,也不得不給年輕的僧尼基礎的佛教常識和修行的觀念,因此而為大陸的佛教延續了慧命。縱然在今日的大陸宗教有責任為大陸的政策服務,但是能有佛教,縱然不理想,也比沒有佛教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