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西南北 203


這些人在平常多半不會到農禪寺來參加共修,所以用「社會菁英」這個名稱來吸引他們。他們事後還向我建議︰最好不用「菁英」二字,否則會使未被錄取的人士自卑。其實兩天課程內容,固然已讓他們感到非常踏實有用,事實上那能及得那些未被稱作「菁英」的人士來參加一次禪七更受用呢!禪七是整整七天,跟我同修,聽我開示,並有足夠的時間做攝心、安心的工夫。因此有人到最後的心得報告之時,希望能有機會參加我的禪七。可惜他們太忙,可能性不高。

這次禪修營中,我提出了二個主題,那就是︰1.消融自我以接納他人,2.提昇自我以成就他人。畢竟這些人士都是社會菁英,領悟力高,接受力強,不論聽和看,都非常的敏銳。雖在攝心、安心方面,沒有體驗到多少,然在接納他人和成就他人的觀念上,倒是向前跨越了一步。尤其是對禪和佛教的認識方面,他們本來就有基礎,聽了我的開示之後,也增加了深度與寬度。

禪修營結束後,很快地就在《中國時報》和我們的《人生》月刊做了專欄的報導,接著就有其他幾家如《聯合晚報》、《自立晚報》、《自由時報》,乃至《商業周刊》和邱永漢主持的《財訊雜誌》,也都做了一連串的專題訪問、正面報導。

正好那一陣子靈泉寺的惟覺禪師連續主持了十個禪七,也有許多政工商界的知名人士參與,而受到新聞媒體的重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