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他落了髮及未落髮的男女住眾,也就不難有樣學樣了。
像類似的禪林風格,也只有在美國才可能發生。
在這一日兩夜之中,我也學到不少︰
-
他們的小參,是以老住眾為優先,最新的學生,放到最後。有一位新住眾告訴我,他已來了一年多,還不容易輪到幾次小參。因為每次排班他都在後邊,又不敢跟人家爭先恐後。
-
用餐之前,先由一人把一小杯食物,供在餐廳一角的地藏菩薩像前,由其中一人帶頭,用英語唱供養偈,大眾隨地肅立合掌,面朝同一方向,隨著唱誦。供養完畢,大家以自助餐的方式排隊,依次選取食物後,各自隨意選擇一張桌子,坐下用餐。允許邊吃邊以輕聲互相交談。因為齋堂很大,並不覺得嘈雜,反而顯出一種和諧輕鬆和溫馨的氣氛。據說,他們在接心(禪七)期間,也是過堂不許講話。
-
他們對於客人的照顧和招待,親切友善而設想周到。我的房間被布置得就像是一個高級旅館的套房,除了整潔素雅的床鋪,尚有兩盆鮮花、一籃水果、一套煮咖啡的設備,一臺小冰箱,包括咖啡、白糖、奶精、鮮奶、麵包、果醬、茶葉、茶杯、水果刀,一應俱全。書桌面上,整齊的擺著他們近期的出版書刊,
▲作者在禪山叢林的方丈室與大道無礙老師合影。
以及參加這次課程者的名單,和兩天一夜的作息時間表。讓我一進房門,就有受尊敬、被照顧的感覺。同時在任何地方、任何時間,只要找到他們任何一位常住眾,都能代表他們的常住,回答我的問題,提供他們所能提供的服務。
▲禪山叢林的客房內景。
-
禪山叢林的每一成員,都好像生活得非常愉快,經常讓人感到他們是在法喜之中生活。但他們每一個人的工作量也不輕鬆,例如偌大的環境,需人清掃維護;如許多人的一日三餐,得有人打點料理;幾種出版物,需人編寫發行;經常性的各種課程,需人負責策畫推動;那兒還有一個略具規模的販賣部,從香、書、簿、坐墊、法器、錄音帶、錄影帶,到大小各式的佛像,樣樣都有。生活在這裡的住眾,卻能夠瞭解到生活就是修行、服務便是利己的道理。我問起他們之中的一位住眾︰「大道老師用什麼方法,使得你們生活得如此精進而又愉快?」答案是︰「進來之時,就已有了認知,能有這樣的環境,讓我們一面工作一面修行,一面修行一面工作,就是禪修的生活方式。何況在工作中幫助他人、維持道場,每當完成一項任務之時,也都會有一分成就感的喜悅。」
這趟禪山叢林的禪修指導之行,確使我增長了不少見聞,對我個人有用,對我們未來的僧團運作,也可學到若干經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