始由莫勒斯昧(Robert, Abbot of Molesmes)在比利時設立這個教派,而由聖伯納(St. Bernard)於西元一一四六年在艱困中創建了這座修道院。
當時的國王嘉什爾一世(Gauthier the Ist),不希望他們建立這座修道院,而是應了一位公爵的三度要求,才賜給了這塊位於山谷低漥區域的沼澤地帶。聖伯納神父很懂得水利的開發,故在山谷裡開出了幾條深廣的大水道,都用磚頭砌起,將水引入下游,成為可以灌溉農田的水資源。由於山谷水源的開發和利用,使得附近下游的地區,可以供給八萬戶農民的耕作,漸漸地,這個修道院本身也就自然而然成了大地主。這座修道院,就是沿著山谷,在覆蓋了的大水道上面建築而成。到目前為止還可以聽到地下水道的淙淙水聲,我也參觀了一個一個的水道入口。
這個教派,原來主張苦行,他們在修道的同時,必須工作,故在修道院內有一塊面積很大的工作場地。他們生活得非常節儉,每天吃的僅是素菜、麵包、水果、起士和少量的魚,而沒有肉;他們的穿著相當粗糙,足登涼鞋,身穿粗毛編織而未經染漂的寬大袍子;平常嚴格要求禁語等。他們之所以受到許多人的信仰,也就是由於他們的生活方式讓人感動。可惜到了西元十四世紀,這些嚴格的規則逐漸被遺忘而變成了奢侈,因此招受到普遍的反感。到了西元十八世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