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雲流水 112

二四、雞足山的盛衰


據賓川縣志編纂委員會編的《雞足山誌》第九頁資料所見,明朝嘉靖年間(西元一五二二~一五六六年),在四十五年之中,雞足山共建寺十一座、庵二十座。後來名為雞足山八大寺中的迦葉殿、放光寺、傳衣寺、華嚴寺、寂光寺等五所,都是建於此一時期。明末萬曆年間(西元一五七三~一六二〇年)的四十七年中,建寺十五座、庵二十三所,其中有大覺寺及悉檀寺,被後人列於八大寺之內,加上明永樂正統年間(西元一四三六~一四四九年)所建的石鐘寺,即成為雞足山的八所大寺。到了清順治十七年(西元一六六〇年)大錯和尚所編的《雞足山指掌圖記》的記載:「大寺有八,小寺三十有四,庵院六十有五,靜室一百七十餘所。」當時僧眾上千。到了清光緒三十一年(西元一九〇五年),虛雲和尚上山擴建迎祥寺,後來被稱為「祝聖寺」,規模之大,後來居上,成為八大寺之外的第九大寺,他在山上,前後十五年間,建樹良多。此後到了民國二十年(西元一九三一年)七月,雞足山向政府呈報的僧眾及寺院數字是:全山共有寺、院、庵、殿、閣二十六所,僧四百三十三人,全山財產四億四千三百六十二萬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