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建後的總面積為一千二百二十六平方公尺。該寺三面環山,建於類似太師椅形的山谷前方的平臺之上,寺院的格局,小巧玲瓏。是一座四合院的建築,大門開在右側,面向雞足山的靈山一會坊。大雄寶殿是單檐歇山式三間建築,殿中供奉過去迦葉佛、現在釋迦佛、未來彌勒佛的三世佛像。兩殿兩側有廂房,左為禪堂、客廳,右為達摩殿、伽藍殿,後邊是廚房、僧房、齋堂。山門內供的是彌勒佛及韋馱菩薩像。一座小小的庭院,分成上下兩段,花木扶疏,還栽有幾棵亞熱帶的果樹,非常幽靜,真像是小說中描寫的洞天福地,人間仙境。雖然建築物的材料相當的簡陋陳舊,由於比丘尼眾善於照顧打理,看來是一座相當寧靜溫馨而給人有一種祥和安定感覺的環境。真是一座福人住福地的道場。現在寺內有尼眾五人,另有幾位優婆夷在那兒發心修行。
在九蓮寺大門之內有一方菜圃,寺外門前是一大片的板栗園,樹齡都在百年以上,盤曲如虬、生機昂然,它既是農園的一項產業,也是寺前的一大片景觀。本來是屬於九蓮寺的寺產,其中大部分,目前已屬於附近農人在經營。
此時,我們從山上騎下來的馬匹,還在九蓮寺外的板栗樹下等候。因我見到宏道法師是徒步走下山來,跟我們在九蓮寺會合的,接著我們要同去靈山一會坊前的廣場,跟全團的人員會合,準備登車,開往大理巿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