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革期
▲雞足山山門─靈山一會坊。

間被砸毀,一九八五年,由大陸政府撥款,修復成原貌,是五柱三樓重檐斗拱式,頂覆黃琉璃瓦,以藍、白、黃色彩繪,二側是兩道向外排開的八字形短牆,牆口各有一座石獅,這是典型的中國寺院大門,而其彩繪等工藝,都是出於當地白族工匠之手。看來相當雄偉壯觀,真的能令人感到:「從此向前,即將進入靈山聖地」的氣勢。現在開上祝聖寺的汽車路,便從這座大牌樓的右側通過。這座山門,僅供遊客憑弔,並沒有門戶的作用。
原本的「靈山」是指印度王舍城的靈鷲山,在《法華經》中是指釋迦世尊快將涅槃之前,在靈鷲山為八萬人天說《法華經》稱為「靈山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