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令救濟,作者親自將物品贈給貧寒人士,表示慰問及關懷。
-
已歷四十個年頭的冬令救濟,是從東初老人創建中華文化館開始,每年新春之前,發放救濟的寒衣食米,表示對貧寒家庭的慰問及關懷,歷四十載未曾一年中斷。從去(一九九二)年起,已將救濟範圍,從臺北巿地區擴展到大臺北地區,包括北投、士林、淡水、三芝、金山、石門,今(一九九三)年發放的物品,包括米、衣、被子、食品、罐頭和現金,共計新臺幣五百八十萬元。其中特別撥出二百萬元,捐贈臺北縣作為「青年戒毒機構」專款專用。尤清縣長代表縣府到農禪寺接受。
-
農禪寺舉辦第四十五次禪七,是在元月十三日到二十日之間,參加人數二百一十七人,也是破歷年記錄的一次。因為農禪寺本身出家弟子已超過五十位,加上法鼓山文教基金會、護法會、農禪寺禪坐會,以及中華佛學研究所的幹部、師生,就將近兩百多人。加上各大專院校的師生及社會人士之後,就變成這麼龐大的禪七。
禪七期中,我已無法同時照顧二百多人,所以從在農禪寺主持的第四十四次禪七開始,便改成一位比丘及一位比丘尼弟子,代我為禪眾們做初次小參的工作,分擔部分指導的任務。但是,我還會給每一位有一次以上的個別談話機會,故到禪七圓滿為止,大家並沒有覺得因為參加的人多而有影響;那是因為禪七的規則,以及作息的安排,都極有秩序,代我監督輔導的幾位弟子,也都非常盡職負責,所以在禪七圓滿的晚上,大家提出心得報告之時,都有滿載而歸、不虛此行的感受,以及期盼有機會再來的願望。當然,人多的禪七,對我來講並不相同。籌備工作以及生活起居的照顧,都要付出更大更多的心力。好在農禪寺的出家弟子們,已在漸漸成長,能夠為我分勞之處,都由他們去做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