樸初先生題「大雄寶殿」,一共三塊貼金大匾重疊,熠熠耀眼。殿前兩旁有鐘鼓二樓,大殿正中供釋迦牟尼佛像,兩側有迦葉及阿難脇侍像,在其座前,供有坐式、臥式玉佛像各一尊,在釋迦座像的背面,塑有觀音大士南海普陀的勝境。大殿的四周塑有五百羅漢像,分成上、中、下三層,這都是現代的新品。
大殿後面是藏經樓,據說藏有名家的珍貴字畫,可惜,由於我們時間不夠,沒有參觀。藏經樓下的建築,稱為「雨花臺」,是講經說法之處。據說,當年虛雲、太虛、自性等名德高僧,都曾在此登臺說法,樓前樓後,都有走廊,東西兩側也有聯廊,東廊是碑林,收藏山中各寺院現成的古碑,鑲嵌在牆壁,西廊為功德林,銘勒修復寺院時捐助功德者的芳名。
東西各有兩排廂房,共有四殿四堂:祖師殿、伽藍殿、藥王殿、地藏殿;禪堂、齋堂、客堂、雲水堂。此外還有方丈室、靜室、僧寮、旅客宿舍。在其內外庭院,均有長廊、曲徑、洞門、花圃、茶室等。
祝聖寺現在的總面積是六千四百六十三平方公尺,四周圍以青翠的樹林,倚山就勢,緩坡上升。在一九八〇年,重新修復之後,於一九八四年四月,中國大陸國務院即確定該寺為漢族地區佛教全國重點寺院之一,同時,也開放為全國觀光旅遊重點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