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次國際佛學會議的目的和以往相同,正如我在開幕詞中所說的:「本所為了讓國際間的傑出學者們,瞭解今天臺灣的佛教學術及其研究的狀況,並且請他們將臺灣的訊息帶回去告訴關心我們的朋友,我們也希望從國際間的學者們,獲得最近的研究成果。」

因為我主張學術的研究,應當與現實人間的需要相結合。所以跟李總統登輝先生今年三月間提倡的「心靈改革運動」是相應的,在開幕典禮上,李總統也親自蒞臨,致詞勉勵,有兩度提到對我個人以及法鼓山,表示敬佩和謝意:「聖嚴法師主持法鼓山文教基金會,並創辦中華佛學研究所,多年來秉持佛教經義和建設人間淨土的理念,致力引導信眾建立正確人生觀、促進社會祥和的卓著貢獻,令人敬佩。」同時,他又說:「登輝深信,宗教更是今天推動心靈改革不可或缺的動力。長期以來,聖嚴法師在這方面所作的努力,已經獲得相當成就,尤其最近參加了『心靈改革』的認養活動,登輝要在這裡特別表示敬意和謝意。」

本屆的國際佛學會議,經過三天的密集發表,分成中、英、日三種語文的三個組別,宣讀了四十六篇論文,參與的國內外學者,分別來自全球十一個國家四百多人,中國大陸的四位學者,全數未能與會,幸好都提供了論文在會中宣讀,雖感遺憾,卻未令大會失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