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我們佛教也應該參考他們新的運作方式,才能配合今天這個時代和環境。

十月八日的晚上,戴大使在羅馬市區的一家中國餐館「龍鳳樓」,設宴歡迎。為了接受梵諦岡電臺中文部主播蕭曉玲女士的訪問,我提前到達。訪問的內容,是對於「宗教的衝突與交流」的這個主題,站在佛教徒的立場,應該怎樣看待?如何推動?還有對於這次和平會議的印象如何?有什麼建議?

我對這項和平會議的印象,覺得天主教已能包容天主教以外的其他教派,也不再以為非天主教徒都是魔鬼,不信天主定下地獄,這是非常值得讚歎的。第二項則是建議應當重視中國系的佛教,並且主張邀請中國臺海兩岸的佛教代表參加。

第三項是大會給我的印象,與回教及基督新教各派之間,尚未做好溝通交流的工作。主題用「和平是天父的名」,當然很好,如果考慮到東方佛教的立場,是不是也可以用更具有共通性的主題名目更好一些?事實上佛教各系的代表,為數極少,是不是這個主辦團體的主要目的是在團結天主、基督的各派各系,比較不在乎佛教,就不得而知了。

當天出席宴會的人員,除了我們幾位法師,以及邱錫勳先生之外,還有主人戴大使夫婦、王克祿蒙席、施省三神父、曹自強神父、中央社特派員鍾海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