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和英國兩個大修道院,各產生了一位住持(abbot),分別統領美洲和歐洲各分支道場。因此,美國加州的大修道院實質上是比英國的大修道院統率的道場要多,它包括了美國及加拿大,共有六個分支道場,英國的只有三個,現在荷蘭的阿姆斯特丹,正在開創另一個歐洲的分支道場。他們的總會是由英美兩地共同選出一位會長及副會長,現任的會長是美國人,副會長是英國人,都曾經擔任過總道場的副住持。總會不管行政、人事、經濟,只負責各道場之間的溝通與協調,以求得精神的、觀念的、形象的統一。

由於創辦人是女性,因此,這個團體最大的特色是男女平等。但是現在男性比丘人數已經超過女性的比丘尼,所以兩個總道場的住持都是男性,而且是由前任住持指定的終身職。然其不論男眾女眾,一律稱為monk,也同樣可被尊稱為reverend。他們不僅在同一個寺院,甚至共住一個禪堂,工作的分擔也幾乎是平等的。因為他們的生活方式,已經近乎於苦行,非常嚴格地遵守出家戒律,所以不會發生男女的感情問題。

我去訪問該處的因緣,是由於克魯克曾經在十多年前訪問過那個修道院。因為地處高山,終年寒冷、潮濕,每到十月之後,往往會積雪到六英尺,要到第二年的五月,才能跟外界交通,所以到了山上,就相當封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