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現代人說就是唐朝憲宗時的文豪韓愈所寫〈諫迎佛骨表〉中所指的佛骨。不知是釋尊哪一隻手指的遺骨,比常人的指骨大出一倍,確定是一節中空的指骨,色白而略黃,似乎未曾經過烈火焚燒,在原始佛典的佛陀傳記中,亦未見明載。

至於究竟是不是真有佛指舍利?在早期的古籍中是找不到根據的,《長阿含》卷四《遊行經》及巴利文《大般涅槃經》,開始提到佛涅槃後火化成遺骨,分成八分被八國供養,西元一八九八年在尼泊爾發掘出土的佛舍利是佛的骨片。《大般涅槃經後分》卷下,說佛陀「留牙四片」。在《法顯傳》及《西域記》有佛齒精舍及佛頂骨精舍的記載。《法苑珠林》卷三十八說,唐高宗顯慶五年(西元六六〇年),由西域獻佛頂骨來京師。依《法苑珠林》卷三十八,講到陝西省寶雞市扶風縣法門鎮的佛舍利塔,建於太宗貞觀五年,高宗顯慶四年開塔,得舍利八粒,然後歷經憲宗,懿宗迎供的就是這八粒舍利。直到宋仁宗皇祐元年(西元一〇四九年)敕建陳留八關寺靈感塔,始奉「佛指舍利」,宋徽宗時卻有方士謗謂「海狗指」。而現代中國人所信所供的,大概都是感應舍利。

其實,佛指舍利只能說是一種信仰的標誌,不必去做科學的考證。釋迦牟尼佛涅槃之後,大迦葉尊者就曾說過,分取佛的遺骨舍利供養的,是國王們的事,而出家的僧團應該以佛陀遺教的結集為重,也就是依佛所說的「依止戒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