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塑造高大的佛像提供了場

▲千佛殿保存唐宋時期的建築風格。

地和空間,這就是宋代營造佛殿的模式。柱下均為唐宋時期的石質柱礎,風格頗古,從建築的形制來看,平緩的屋頂,斗拱的布置,柱間的擺布,在結構上承襲了唐宋時期的部分做法。

千佛殿內的雕塑,也是靈巖寺文物的精華所在。殿內有三尊大佛,位於正中一.二三公尺高的石雕須彌座上:中間毗盧遮那佛,通高五.四六公尺,是藤胎髹漆,通體貼金;東側盧舍那佛,通高三.八七公尺,是銅鑄的,通體貼金;西側釋迦牟尼佛,通高三.六七公尺,也是銅鑄的,通體深褐色。這三尊佛像年代各不相同,毗盧遮那佛,造於宋英宗治平二年(西元一〇六五年),盧舍那佛,